戳上面的水族圈关注我们哦!
来源:无名小的
恶魔蟹俗称吸血鬼蟹/吸血鬼恶魔蟹
原生地: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淡水环境生活
个体尺寸:长大后的背壳1-2CM,
一、系列分类:恶魔蟹有着丰富的色彩,其中最为常见的有紫色系的吸血鬼恶魔蟹,红色系的火焰恶魔蟹,粉色系的金粉恶魔蟹,稀有的蓝背系恶魔蟹,还有些更为特殊的颜色表现与及杂交的特殊个体但缺少图片就无法在此文列举出来了。
首先下图是金粉恶魔蟹,金粉的表现:一双红色的眼睛,粉红色的身体,紫色的钳子。脚部紫色渐变粉色。我最喜款的一个品种。
幸运的是我第一批繁殖带大到成体的就是金粉系列,在我的养殖环境里金粉比以下几款的个体要略大一点,体质和成活率都是这几款蟹里边
最高的,现在我的第一批金粉苗己经带到成体,金粉入蟹的数量最少现在己经占缸里的大部分了,可见这品种有一定的生长优势。
下图是吸血鬼恶魔蟹:紫色系列,最典型的恶魔蟹,它们最大的不同是背面长着一块大片的黄斑,不同的黄色斑纹有不同的表现,
小部分个体背面没黄色斑纹那些显得普通一些,一开始进口过来的吸血鬼恶魔蟹眼睛通常是黄色的,后来进口过来的出现了黑色的眼睛。
下图为火焰恶魔蟹,背壳和钳子表现为红色或橙色,眼睛有白色和黄色两种表现
下图是蓝背恶魔蟹,蓝背系列是我2016年一年偶然的机会在网上购到,可能族群数量极少,目前很难搞到。它的最大的表现特点是
蓝色背壳,额头从蓝色渐变至黄色直接眼睛,眼睛黄色,脚部有个别是黑紫色,个别是渐变红色,此品种极为稀有,
下图是黄背恶魔蟹:发色表现和蓝背差不多,不同的是它的背面是黄色的
下图是金睛白手:黑紫色的身体和脚,黄色的眼睛以及白色的钳子是这款蟹的最大表现。
下图是甜橙背恶魔蟹 黑色的眼睛紫色的钳子和脚,鲜艳的橙色背壳是这款蟹的最大看点。
下图是变色的火焰个体:这款蟹是网友赠送的,火焰的后代长大后的成体颜色,因为网友的人工养殖环境特殊本身红色的背壳养出来的居然是黄色的,还有本身鲜红色的钳子养出来的是暗红色或略显微紫红色。
下图是白瓷娃娃蟹:白瓷和恶魔蟹是不同品种的蟹,目前我发现唯一能和恶魔蟹和谐相处的蟹,它们的个体大小和习性跟恶魔蟹极似,不同的是它们更喜欢爬高比恶魔蟹更活跃,能在陆地脱壳,唯一不好的是不能在淡水繁殖,但和恶魔蟹混养能解决单纯养恶魔蟹的审美疲劳。
区分公母:很简单,母蟹的肚脐比较大程圆形,公蟹的肚脐比较小程三角形,公蟹的钳子普遍比母蟹要大,颜色也是公蟹略占优势。
饲养环境:恶魔蟹属于陆生蟹它们大部分时间在陆地生活,一般不下水,但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到水里脱壳换壳才能长大,所以它的环境须要设置一个至少2CM的水域,水不怕深,深水它们能爬上岸上,但水位至少过背,过低的水位会造成它们脱壳失败。
水陆生态缸和雨林缸是恶魔蟹最理想的人工环境,当然简单的盒子盘子也能饲养它们。因为恶魔蟹以陆地为主所以我建议设置的陆地部分占整体环境的三分之二,环境内尽量多的设置躲藏,简单的用石头堆叠出蟹洞,有一定的流水,达到它们最理想的生活环境。
首先下图为我的水陆雨林缸环境缸体尺寸150CM长*50CM宽*90CM高,水陆雨林缸的优点是能仿造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缸内的植物和小虫和水下爆缸的苹果螺和米虾让恶魔蟹有了足够多的天然食物,缸内设定的抽风和喷淋保证了缸内的湿度和清新的空气。植物和石头的搭景, 增加了恶魔蟹的躲藏,能容的下更加多的恶魔蟹。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恶魔蟹无论是体质还是发色都是很好的。可以说恶魔蟹是水陆雨林缸的绝配,恶魔蟹不但能给缸内灭虫,还给缸内增加了灵气。
下面是我2015年整出来的水陆石景缸,缸尺寸90 CM长*50CM宽*60CM高和雨林缸各方面的特点一样的,
不同的是水陆缸一般不设背景板,少了一些恶魔蟹爬高的活动空间。
以下是我的小型恶魔蟹缸。对于不懂的建设复杂的雨林缸和水陆缸,以下的这款环境也是网友们极佳的选择,这样的环境虽然没有雨林缸的那种天然环境,但是简单的维护,更方便的喂食,在这样的环境我们同样能把恶魔蟹养好,而且也能繁殖,至少我己经成功让母蟹抱卵了。
这个小缸是我的水陆石景缸改建过来的,90CM的缸上面分隔了五个小缸,小缸尺寸17CM长*25CM宽,水位3-5CM,用陶瓷粒铺起三分之二的陆地,剩下三分之一或更少的水下空间供恶魔蟹脱壳,陆地上用大块火山石和海边捡回来的贝壳。陆地上随意弄点莫丝让蟹们有点植物性的食物,水泵从缸体下边抽水然后分流入每个小缸形成简单的过滤,整缸的制作就这么简单的完成了,或者我们用个30CM的方缸像这样搭建起来原理也一样不过要注意防逃。它们的攀爬能力不可小看。
温度和湿度:恶魔蟹的正常生长温度是20-30度,长时间超过温度范围对生长不利甚至会造成死亡,为提高成活率将温度控制在20-30度很有必要。湿度80%以上,湿度不怕高毕竟它们能长时间泡水里在都没事。
食物:省心,虾粮,红虫干,冰冻虾肉和冰冻红虫,它们更喜欢活体,比如黑壳虾,苹果螺,一些日常的水果。我主要还是喂虾粮和冰冻虾肉,一天一喂忙时两天一喂,在我的养殖环境中鱼虾蟹螺共生,水中的米虾和苹果螺会在环境里边爆缸繁殖,恶魔蟹常常会自己抓来吃,它们也会少量吃掉环境内的苔藓和莫丝,缸内的跳虫和蚂蚁也会成为它们的食物能在水陆缸的陆地部分起到灭虫的作用。
水质:碱性硬水,最理想的水质是PH7.5-8.5 GH8.0或更高,适合的碱性和硬度的水质是养好恶魔蟹的关健,硬水含有蟹类体内所须的微量元素,是它们体内所需而且能促进体内发色,如果我们刚购回来的恶魔蟹颜色很鲜艳,如果放入软水养殖的话很快它们体质和体色会慢慢弱化直至死亡,碱性水质有利蟹的脱壳,如果水质是酸性水质,不利于它们对钙质的吸收,不利于脱壳,那么酸性水质养的恶魔蟹往往会造成它们脱壳后没几天就死掉了,因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在保证清洁的水源还须检测水质的PH和GH值有没达标,检测方法可购PH笔和硬度测试液来检测水质,若不达标可用碱水剂来提高碱度,或增加碱性石头来提高,如果是软水可用赫根硬水液来提高硬度,或者在水下加入大量的珊瑚砂和青龙石,因为这两款砂石能增加水质硬度和提到水质的碱性。
脱壳:脱壳是蟹类生理固有特性,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说在蟹类的生命周期中,从它们幼蟹下身开始每脱壳一次,它们的躯体在增大,形态的改变及断肢的再生都能在脱壳中完成,脱壳次数越多,生长增重速度就越快,它们脱壳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蜕壳时是它们体质最虚弱的时候,也是受病菌、敌害乃至同类侵袭的最危险期,在脱壳前几天它们会停止进食,脱壳时全身泡在水里进行脱壳,在脱壳过程中若受惊打扰或同类袭击都会造成脱壳失败死亡,体质好的会在几分钟内就能完成脱壳(我们极少有机会看到换壳全过程,我养了两三年的恶魔蟹也就只看到一次换壳全过程),脱壳后由于身体的硬壳还没硬化,全身疲软,这时候它们体质最虚弱,若受到同类袭击会造成至命危险,退壳后它们的颜色比退壳前要暗淡,在成长的过程中换壳后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亚成体的灰色保护色会随换壳后变的鲜艳,脱壳后它们会泡在水中一段时间,泡水时间一般要几天具体时间由水质和水温与及蟹自身的体质决定,在泡水过程中大量吸收水份使身体澎涨变大,大量吸收体内所须的微量元素使蟹壳达到一定硬化程度后再离水上岸,脱壳前后不会进食。
下图为恶魔蟹脱出来的脱
习性:它们喜欢早上和傍晚活动并且喜好阴凉的地方,一般在水边的陆地上活动。它们喜欢攀爬,喜欢挖洞,活动的同时钳子总是在钳地面的东西吃至于有没有吃到东西这个真的是让人费解,由于它生性胆小,喜欢躲藏,而且公蟹具有一定的领地意识,所以足够多的躲藏,被免为争夺地盘而造成互相伤害,此外保持养殖环境的安静舒适,不要过多地干扰它们的摄食、蜕壳过程,以提高成活率。
往往刚入住的恶魔蟹总是躲起来让我们找不着也看不到,它们给我们一种很神秘的存在,常常看不到它的出现,我们常常关注它们的出现,也许这也是我们喜欢它们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得有足够的耐心,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它们对环境的熟识,养殖一个月后大概能达到百分之五十的见面率了,和养鱼一样它们也须要与人互动才能增加胆量,它们对不绣钢夹子比较害怕,可能是反光的原因吧,所以我习惯上用果冻的小勺子放几条红虫干来引诱它们来抢食,适应后可以用手粘点食物喂食,习惯这样的喂食后它们见到人有时候会迎面而来,一些胆子大的甚至会跑到我们面前用大钳子举钳以示等吃的动作。
再生能力:恶魔蟹在混养过程中常常因争食,争领地而发生互相打架,造成断肢断脚断钳也是常有的事,但它具有再生能力,它们在脱壳后能完成断肢的再生。但当它们长到完全成体发育成熟时,会很长一段时间不脱壳或停止脱壳,不脱壳的话也就不再具备再生能力了。
繁殖:恶魔蟹的繁殖其实早在许多年前就有一些玩家繁殖成功而且能带大了,由于它有着鲜艳且丰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颜色杂交繁殖使其颜色的多样化,与及有着特殊的淡水繁殖能力,一直深受玩家喜爱。
其实繁殖恶魔蟹并不难,我的恶魔蟹里边母蟹要是繁殖抱卵后就躲起来了,由于缸内环境和躲藏太多,我根本上看不到抱卵母蟹出来活动,要等到幼蟹下身后母蟹才出来活动,可能足够多的躲藏也是能让母蟹顺利繁殖的主要原因,总之环境一旦附合,玩家购蟹入缸顺利的话公母蟹在一个月内完成了交配母蟹开始抱卵,抱卵后蟹卵粘附在母蟹的肚脐上,卵在母蟹身上大概一至两个月孵化出仔蟹,仔蟹孵化出来后在母蟹身上一段时间,等仔蟹长到一定大小后母蟹就让幼蟹下身到水边让它们自己生长了,从抱卵到幼蟹下身大概是两三个月时间,繁殖一窝幼蟹在30个左右,刚下身的幼蟹为透明灰色背壳1MM左右大小,颜色由淡变深,它们在未长到亚成体前的6个月一直是保护色(身体灰色)几乎看不到颜色,和成体恶魔蟹的活动空间不一样,成蟹恶魔蟹能长时间在比校干的陆地生活,而幼体蟹会在水边或水里呆更久,幼蟹们喜欢在高度湿润的地方活动,随着个体长大它们会慢慢降低对水的依赖,如果我们的环境足够多的躲藏,幼蟹也能在缸内自然生长带到成体,因为成体和幼蟹的活动空间不太一样,当然要是想提高成活率的话我们可以隔离到独立的幼蟹环境带大那样成活率更高。对于幼蟹吃什么好,就我个人养的幼蟹一直喂的是虾粮,通常我都是将虾粮弄碎弄小放在幼蟹经常活动的地方让它们自己找吃,当然缸内也有些跳虫它们也会吃掉还有吃不完的苔藓和水草莫丝。
以下是金粉恶魔蟹从下身幼蟹至成体的记录图片全过程。
下图是幼蟹刚下身发现拍下的图片下身时间为2016年10月17日,刚下身的仔蟹程半透背壳1-2MM大小,很细心才能发现
二个月大的幼蟹,第二张图是第一次发现幼蟹爬到离水很高的背景板位置,这个阶段说明了幼蟹极大的减少对水的依赖了。
三个月大的幼蟹,从图中可以看出幼蟹的眼睛有些个体略显红色了
五个月大的幼蟹,下图可以看出有一个蟹的额头多了些许粉色,
六个月大的亚成体蟹,之前的灰色身体变成了半粉颜色了,这个阶段应该可以说是亚成体了。
八个月大的成体蟹,这个阶段几乎是成体颜色了,身体和成体蟹一样,但还没完全长到成体颜色还能发色这是最后的记录图片。
以下图片是我第二批繁殖带大的苗子记录图片。从眼睛颜色来看应该是蓝背和火焰的杂交体。因为当时就只有一个蓝背母和一个金粉母,金粉母刚繁殖出来没这么快繁殖,而这批苗子虽然是火焰的表现,但我的火焰没有黄眼睛只有白眼睛,而这批苗子出来的是黄眼睛,而且只有蓝背母所以断定是蓝背母和火焰公杂交出来的火焰恶魔蟹个体。
下图是繁殖过程中幼蟹各阶段脱出的背壳对比记录图
● ● ● ● ●
分享到朋友圈
就是对水族圈最大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