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岁的刘少丹是伊川县江左镇刘楼村人,妻子王阿辉是太康县人。两人从学校毕业后,曾一度在广东电子厂务工,2008年回到老家刘楼村创办了野山鸡养殖合作社,历时十年闯出一条致富路。
辞别务工生涯,返乡养殖野山鸡
2007年,刘少丹感觉外出务工和自己的梦想差距太大,于是决定留在家里准备创业。“通过看电视、上网查询等途径,我发现在农村搞野山鸡养殖特别有前途。”刘少丹说,别人都往城里挤,他想走不同的路,准备在农村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妻子王阿辉对此很是支持,一下子拿出两人多年的积蓄,并制定了为期三年的经营计划力挺丈夫。
刘少丹先后到广东、浙江、福建等地考察养殖项目,发现养七彩山鸡的确有“钱途”:一方面七彩山鸡属于野味,能迎合现在人们的口味;另一方面饲养七彩山鸡的利润高、周期短、见效快。
“听说我想回村搞野山鸡养殖,村里绝大多数人都很理解和支持。”刘少丹说,反复考察后他成立了野山鸡新生态养殖场,并流转了几亩地作为前期试点。“养野山鸡对环境要求很高,既要气候适宜,又要生态环境优美,还要交通便利。”刘少丹说刘楼村地处坡岭山区,土地瘠薄稀少,群众居住分散,不仅符合养野鸡的条件,而且租金也很便宜,比较适合野山鸡养殖。
养殖1000只起步,历时4年终获成功
2008年春天,在搭建好简易的圈舍后,刘少丹从福建引进了1000只七彩山鸡雏鸡开始饲养。当年投入了7万余元,在修建圈舍的时候,为了省钱,除了砌砖等需要请工人帮忙外,其余的工作都由自己和家人干。
“4个多月的持续高强度劳动,让我们夫妻俩瘦了一大圈,手上长出了老茧,皮肤也被晒变了颜色。”刘少丹说。“为了养好野鸡,少丹遍访国内野山鸡养殖大户和相关专家,遇到技术难题时,他经常到外地向技术人员请教,还通过打电话、上网等方式学习野鸡养殖技术。”妻子王阿辉回忆道。
尽管他们很努力,但还是困难重重,第一批1000只野山鸡在养殖四个半月出栏以后,销路成了最头疼的问题。由于内地对野山鸡的接受程度远远不如南方发达城市,夫妻俩用了7个多月才将1000只野山鸡处理完,这一次赔了3万余元。
为了拓展销路,刘少丹驾车赴郑州、洛阳、平顶山等周边城市的饭店,一家一家去做推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春节,这对小夫妻的艰辛劳动终于有了回报。销路打开的同时,扭亏为盈赚了几万块。
创建养殖联合体,品牌化做大市场
如今,随着野山鸡走俏市场,合作社采取了“公司+农户”的销售方式,逐年扩大养殖规模,在周边带动了十多户农户搞养殖联合体,采取分专业运营。除了精心研究如何提升野鸡品质,来提高山鸡养殖效益以外,刘少丹还为自己列出了今后的计划:如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使企业逐步壮大,传授养殖技术,让周边村民多学一些致富本领。又如将野山鸡蛋进行包装后,打进超市、发展电商;接下来他流转了100亩土地,特色养殖+特色种植,从而使养殖场的野山鸡更加绿色、更加安全。
对于今后,刘少丹说,他的梦想是把养殖合作社办成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带动周边群众的养殖业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 杨宇航
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编辑 朱涛 樊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