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这是一个多彩和变化的季节。阳历五月有立夏、小满两个节气。全国平均气温 14℃~25℃。平均降水总量101mm。对于水产养殖者来说,五月份天气多变、晴雨交杂、连续阴雨天多、温度反复、昼夜温差大,这些情况容易造成养殖池塘溶氧低,底质恶化等,使一些水生动物疾病频发。
一、病情预测
(一)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偏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率偏高,水温变化较大,鱼体抵抗力低下,易使草鱼出血病流行。发病水温20℃~30℃,25℃~28℃最易发病。各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二)鲤春病毒血症:传染源为病鱼、死鱼和带毒鱼。传播途径为经水传播,病毒可经鳃和肠道入侵。也可能垂直传播,主要危害鲤、锦鲤、金鱼等,发病水温8℃~20℃,15℃~17℃最易发病。各鲤、锦鲤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三)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主要危害虹鳟,以早春和初夏多见,在水温为8℃~15℃时流行,3月龄内幼鱼较易发病并有大量死亡。北京、河北、辽宁、山东、甘肃、青海等集中流水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四)细菌性肠炎病:可感染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并流行。
(五)锚头鳋病:该病是由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起的疾病。全国各地都可发病,但以南方养殖区较为严重。该病在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感染,在水温12~33℃期间更易发病并可在短时间内引起鱼种的暴发性死亡。
(六)白斑综合征: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重点关注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养殖区。同时,要注意白斑综合征对淡水养殖虾类的影响。
(七)鳖溃烂病:该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水温20℃以上易发病并流行,温度越高,发病率越高。一旦发病,持续期长,危害较严重。
另外,淡水养殖鱼类需注意烂尾病、小瓜虫病和中华鳋病,大黄鱼注意内脏白点病和刺激隐核虫病,虾类注意烂鳃病、固着类纤毛虫病,蟹类注意弧菌病、肠炎病等可能对养殖生产的影响。
二、防控措施
5月份,随着水温逐渐升高,水产养殖生产步入繁忙的季节,大多数养殖品种已进入正常摄食的生长期。
(一)做好养殖池塘的消毒工作。水温回升后,各类病原体开始活跃,一旦遇到不稳定环境,极易诱发病害,可用含氯制剂全池泼洒,清除病原。养殖过程中的预防用药和对发病个体的药物治疗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渔药使用的规定,做到科学用药、规范用药。
(二)加强养殖生产管理。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减少应激反应;随着水温升高,鱼类摄食活动增加,使用优质饲料,减少残饵;及时调节水质或加注新水,保持优良的水质和养殖环境。
(三)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春夏之交,天气多变,积极做好突发性天气变化的应对准备,尤其是强降雨天气的应对工作,及时加固养殖设施,谨防水体缺氧。
(四)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www.adds.org.cn(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的‘常见疾病栏目’)”或通过“中国水产微信公众号(ID:fishery1958)”底部的“鱼病诊断”栏目查询。
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