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即死”的银鲳被人工养活了!
银鲳是宁波市民餐桌上的“常客”。刺软味鲜,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是目前东海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过度捕捞及海洋环境恶化,银鲳资源衰退极为迅速。
2010年前,东海鲳鱼年产量基本还能维持在10万吨以上,而2013年浙江海区鲳鱼的捕捞量为8.5万吨,比2009年的12.6万吨减少近33%,且每年呈现1万吨左右的下降趋势,伏休制度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银鲳的资源现状。
东海银鲳确实是阿拉宁波重要的渔业资源!
10多年前,宁波市科技局和市海洋与渔业局还为此立了一个项目——
以宁波大学为银鲳攻关研究主持单位,联合宁波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大学及多家企业,自2000年起相继承担了“银鲳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银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2015年又将银鲳列入宁波“十三五”海洋种质工程四大主要地方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专门设立了重大科技专项“东海银鲳产业化前期技术研究与示范”,该项目由宁波大学主持,联合浙江大学等四家单位共同承担。
此前国际上还没有规模化人工养殖银鲳的先例,宁波大学以徐善良教授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团队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00年6月,宁波大学银鲳研究人员利用野生怀卵亲鱼获得受精卵,首次完成银鲳人工繁育,获得初孵仔鱼几十万尾,育成幼鱼近千尾。
那么,银鲳为什么难养?
从外形特点看:口小、细鳞、鳃体积小、有食道侧囊、肠道长;
行为特点看:贴网、易惊吓、胸鳍划水、摄食温和、单次食量少。
首先是银鲳的食道上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结构-“食道侧囊”,这个结构在3000多种的鱼类中,只有银鲳等少数几种鲳科鱼类具有。
在最初的研究阶段,专家认为这个结构可以帮助银鲳消化食物是好事,但是,后来发现,正是由于这个侧囊的存在,使银鲳的进食受阻,食物不能象其他鱼类一样直接到达胃部,而侧囊的体积很小又不能扩张,故不能滞留太多的食物,必须等到侧囊中的食物初加工完成后输送至胃部,才能再次进食。
于是,就出现了银鲳摄食不积极,没有争抢食物的行为,呈现必须全天不间断摄食的现象。
如果采用其他鱼类的投喂方式,一天集中投喂1-2次,就会导致银鲳因摄入营养跟不上而消瘦死亡。
其次,近年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银鲳的病害,银鲳养殖中很容易感染“白点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针对由“刺激隐核虫”和“淀粉卵涡鞭毛虫”引起的这种高发病,在大黄鱼等其他鱼类中也十分难防治。
其三,银鲳不适合在小型的海水网箱中养殖,湍急的潮流无法保证银鲳的正常的不间断摄食,最终导致生长极差,而且近海夏天的海水表层水温偏高,不适合银鲳生长。
经过16年的探索,这几天,在象山银鲳养殖示范基地的室内养殖池中,1万尾左右的银鲳结队而游,科研人员打捞出来的最大一尾达245克。银鲳不能人工养殖的魔咒终于被打破!(鼓掌撒花)
专家说——
银鲳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十六年的艰苦研究,让我们对银鲳不断有新的认识,大量的事实证明,银鲳不同于我们目前认知的其他养殖鱼种。如果我们坚持用固有的思路、传统的方法去养殖该鱼,必然以失败告终!
十六年的时间对于一个水产养殖项目的开发确实过于漫长,但征服银鲳可以说是几十年来一直难以破解的世界难题,这也成了许多国家水产工作者的梦想。连水产养殖技术比较发达的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也始终没能成功!
据透露,日本一家企业多次通过深圳的一家贸易公司想要我们的技术,都被我们婉拒了。
记得早在10多年前的一次湛江会议上,遇见我国鱼类养殖权威雷霁霖院士,他说:“听说你们宁波大学在搞银鲳啊,这个了不得,我曾经也想搞,但太难了!”
一条看似再平常不过的鱼,一条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东海银鲳,为什么我们就奈何不了它?
专家们认为,银鲳要真正产业化,必须进一步技术攻关,尤其在种类稳定、病害防控、人工饲料研制等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徐善良等项目研究核心成员表示,他们一定会努力完成科研攻关,让宁波人自己养出来的这条鱼真正“登”上老百姓的餐桌。
宁波市科技局调研员盛德清表示,银鲳的人工养殖成功实现产业化后,可大大降低其市场价格,使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这种海鲜名品。
喜欢记得转发我哦~
象山涌金广场 toplightlife